清宫瓷器,就是清代御窑厂专为宫廷需要烧造的各类官窑瓷器。瓷器是中国的一项伟人发明,国人喜爱瓷器之风由来已久。不仅平民百姓普遍使用,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十分青睐瓷器。所以自唐代以来就有专门为宫廷烧制的官窑瓷器。唐代的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贡品瓷器。唐人李肇的《国史补》就称: “内丘(邢窑所在地)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著名诗人皮日休也赞道:“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宋代为宫廷烧造瓷器的窑场增加到五座,有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合称为“五大名窑”。特别是北宋末年,在都城卞京(今河南开封)设置的专为宫廷烧造御用品的官窑,改变了以往选用民窑上品进贡的惯例,开创了“官窑”的先河。自此瓷器生产出现了“官窑”与“民窑”之分野。
  元代的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著名的枢府白瓷就是元朝枢密院为宫廷定烧的官窑瓷器。明代自洪武二年起亦设御器厂于景德镇珠山,为皇室烧造官窑名品。清代沿袭明制,于顺治十一年(1654)改御器厂为御窑厂,并委派地方官吏“督造”,开始了清代官窑瓷的生产。
  清人蓝浦的《景德镇陶录》记载:“国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奉造龙缸,……经饶守道董显忠、王天眷、王瑛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栏板、……经饶守道张思明、下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末成。 十七年,巡抚张朝璘琉清停止。”虽然顺治官窑屡遭挫折,始终没有成品烧出,但是却改变了明代由中官督窑的传统,而是由地方官吏兼管、官窑烧造瓷器的各项费用也开始从地方(九江关)关税开升支。顺治官窑的试烧为康熙、雍止、乾隆三朝御器的大量烧造创造了条件。
  康熙帝即位初年,无暇顾及御窑厂的恢复烧造。 直到康熙九年(1670)二月,为了祭祀祖陵和顺治帝陵,需用大量祭器,于是命景德镇烧造供器,“陶成分限解京”。但这批瓷器并非官窑所出,而是征用民帘最佳窑位搭烧而成, 即所谓“官搭民烧”。不久,南方吴三桂等发动“三藩之乱”。造成“窑基尽圮”,“无从烧造”。御窑厂的复烧再度搁浅。清代御窑的正式烧造是在康熙十九年
 

(1675),当年皇帝亲自下谕内府,派臧应选等人去景德镇御窑厂监督烧造御器,史称“臧窑”。《景德镇陶录》记述了臧窑成就:“土坯腻,质莹薄, 诸色兼备;有蛇皮绿、膳鱼黄、吉翠、黄斑点四种尤佳。其浇黄、浇紫、浇绿、吹红、吹青者亦美”。关于臧窑的器形和纹饰,《江西通志》有如下记载:“陶器则有缸、盆、盂、盘、尊、炉、瓶、罐、碟、碗、蛊、盏之类,面饰以双龙、鸟兽、鱼水、花草,或描、或锥、或暗花、或玲珑,诸巧兼备。”臧窑从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七年共烧制了八年时间。其后在文献记载上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全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有江西巡抚郎廷极主持的“郎窑”。郎窑在臧窑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当时的江西按察使刘廷玑在《在园杂志》中说郎窑是:“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化)宣(德),釉水颜色,桔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伪。”时人许谨斋也有诗赞曰:“中丞(郎廷极)嗜古得遗志,政治余闲程艺事,地水风火凝四大,敏手居然称国器。”郎窑烧造最成功者、当属恢复了明代嘉靖就失传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其红色浓艳,有“郎窑红”之美称。康熙后期官窑还在五彩的基础上创制了珐琅彩和粉彩瓷器,为清代釉上彩绘瓷器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下一页

(引自《清宫瓷器》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