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闻名于世的亚马孙大森林、伊瓜苏大瀑布、马托格罗索沼泽地的野生动物大堂,还有让世人折服的足球和狂欢节。值得一提的是,巴西不仅独树一帜的生态旅游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丰富多彩、莫测高深的古亚马孙文化历史,同样诱惑着世界各地的人前去游览。
  为期三个月的巴西《亚马孙-原生传统展》于日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城楼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巴西亚马孙古代和现代土著居民制作344件传统物品。这些物品包括遗骨瓮、绿玉制作的小制品、多彩的印第安人羽毛头饰、带有几何花纹的三角形女性阴部遮盖物、石斧、编筐、大陶瓷罐、祭祀时使用的面具等,展品涉及了巴西土著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巴西文物首次在中国展示,不仅向中国人展示了亚马孙地区印第安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采、文化成就和卓越才能,也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前文化。据介绍,其中最古老的文物有8000多年的历史,而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现有的居民。
  亚马孙地区是指亚马孙河及其支流流域及相邻的低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生物多样性无与伦比,总面积约600万平方公里,被称为"地球之肺"。亚马孙河还是已知的170多个土著部落的家园,这些部族共拥有100多种语言。土著部族的人数不多,其中一半以上的部族人口不超过500人。这片地区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其面积大致相当于美国48个相邻州的总面积,或者相当于大洋州大陆的面积。但从其各种生态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而言,亚马孙地区又远胜于这两个地区。

  人/豹雕塑陶像(图1)
尺寸:27厘米×20厘米×18厘米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最初的族群活跃于亚马孙下游。
  亚马孙土著传统是人类与其生活的自然世界相互作用并不断改造自然世界的深刻历史变迁的结果。土著亚马孙人形成了一种认知人类与其他自然生命体之间的关系,或者说是认知人类文化与自然界关系的独特方式-他们并不将自己视为脱离于其他自然存在之外的群体。虚构的人物形象,例如这尊小型雕像所展示的怀孕的美洲虎与女性合二为一的形象,在亚马孙神话传说中非常普遍。

  蝙蝠形软玉装饰品(图2)
尺寸:3厘米×10.5厘米×1厘米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
  绿玉器物在亚马列考古遗址中非常罕见。其大多是小型的蛙形垂饰,但也有其他动物形状和人形垂饰。尽管此类物件的确切用途尚待研究考证,但是某些描绘高层女性形象的陶制小型雕像上的发饰与此非常相似,另外在装饰华丽的陶棺中也发现了此类绿玉器物。但不论这些绿玉器物有多么特殊,它们在非常广泛的地理区域内都受到了珍视。因而有人说,绿玉是连接宽广的亚马孙河的网络。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绿玉器物曾是殖民时期当地亚马孙贵族之间互相交换的信物。

  彩陶葬瓮(图3)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

  彩陶坐姿人形葬瓮(图4)
尺寸:高38厘米
时期:公元500年至1700年,阿利斯泰及马拉卡时期,亚马孙河下游族群的繁荣期

  彩陶葬瓮(图5)
尺寸:62厘米×39厘米×21厘米
时期: 公元900年至1600年,瓜利达支派传统,亚马孙河中游族群的昌盛期,古亚马孙各地的不少宗教信仰都具有通性, 因此有人宣称存在一种泛亚马孙的文化传统。时至今日,重视祖先的历史,尤其是注重自身的祖先也仍然是整个亚马孙地区的土著人共同的信仰。在过去,普遍流行将死者的遗体安放在人形葬瓮中,葬瓮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象征着死者及其在所在群体中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与上述共同信仰一致。在亚马孙河下游的很多地区,葬瓮不埋入土中,而是被安放在洞穴或屋棚中,以便后人能经常瞻仰和祭奠。

  陶塑像(图6)
尺寸:14.5厘米×10厘米×12厘米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
  人体彩绘和人体装饰是亚马孙土著人非常古老的传统。这种传统至今仍然留存,并在宗教仪式和庆典中严格实施。很多此类装饰同样也蕴涵着个人性别、族系和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息。 石制青蛙形装饰品
尺寸:5.5厘米×4.5厘米×2厘米

  石制青蛙形装饰平(图7)
尺寸:5.5厘米×4.5厘米×2厘米

  彩陶葬瓮(图8)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

  礼仪物--摇鼓(图9)
尺寸:62厘米×22厘米
  亚马孙地区是一个极富社会多样性的家园。目前已知的土著群落超过170个。这些土著群落所使用的语言也超过100种。这些土著人群制造的器物已大大超出了他们对这些器物的功能需求,饱含着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对完美的追求。在满足审美需求的同时,这些器物也给制造者带来了无比的快乐与自豪。

  彩陶葬瓮(图10)
时期:公元400年至1400年,玛拉乔阿拉时期
  该时期的先人把人体彩绘在葬瓮上以显示死者的社会地位等相关信息。葬瓮的大小和装饰风格好像与死者在部族群体中的社会地位有关。在葬瓮中,死者的骨骸与他们的个人物品小心地摆放在一起。女性的陪葬物品有坦噶和陶罐,男性则以石制工具陪葬。只有少数葬瓮中有绿玉垂饰或项链。

  羽饰项链(图11)
尺寸:35厘米×11厘米
  在土著世界里,男性和女性的活动范围根据工作经验、宗教表现、知识技能来界定和划分。人体装饰传达出了与被装饰者相关的多种信息,不仅包括他们的性别角色,而且也包括了他们的社会状况和社会地位。

相关链接:巴西位于南美洲。16世纪初沦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独立。在前哥伦比亚时代,这里正处于典型的丛林文化时代,不及墨西哥和安第斯地区文化发达。文化主要分为3个地区:亚马孙丛林、中部高原和南部地区。亚马孙丛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是亚马孙河入海口处的马拉若岛陶器艺术,以其装饰纹样、手法的多样和成熟为特点。其次有塔帕若人的文化,以圣塔伦为中心。圣塔伦的陶器具有不同于马拉若岛陶器的特点:不对称的容器造型,用自然主义方法表现动物或人物,外形复杂,不涂颜色。也有丧葬用瓮,这种陶器表现出与安第斯和中美洲文化的联系。中部高原主要有雕刻的石棒、岩刻和雕刻的圆砾石。南部地区的陶器在工艺性方面很平庸,但这一地方有重要的石雕,其造型特点使一些学者认为可能是来源于阿根廷。近年在其他地区也发现了类似风格的作品,证明这种石雕风格属于本地文化。
  值得一说的是,16世纪至17世纪,巴西的绘画、雕刻艺术主要是为宗教服务,有名的作品都是宗教作品。18世纪出现了大量的绘画、雕刻活动,通常与建筑活动相联系。18世纪后期的绘画、雕刻主要用来装饰巴洛克建筑。18世纪末向新古典主义转变。到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影响巴西。到20世纪巴西出现一些现代艺术团体成立了现代美术馆,在全国各地出现很多博物馆,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文物局。巴西的圣保罗双年展是与威尼斯双年展并列的世界上两大美术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