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 潇然

 明素三彩堆塑芦雁纹罐

  明清以降,五彩缤纷的彩色瓷器中,有一种以绿、黄、紫、白等素色为装饰的彩瓷。因为这种瓷器的色彩中没有鲜艳热闹的红色,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素三彩"。素色者,原本是指颜色单纯、不艳丽、素净的意思。自古以来,我国不少地区的民间风俗都有喜欢用红色的传统,例如婚姻嫁娶、建屋上梁、祝寿庆典等都喜好用红色、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可是在料理丧事时,则是一概都不用红色,而是用白色、黄色、绿色等这些素的色彩。在明、清墓葬陪葬的器物中,亦多数是用白底蓝花的素色瓷器放入棺内。江苏泰州地区明清时期的平民墓中,也大多随葬几件素色的青花器。此外,还发现有用珐华器与素三彩器作陪葬的。泰州博物馆收藏一件从明代墓葬中出土的素三彩堆塑雁纹瓷罐,分外引人注目。
  这只三彩罐高15.1厘米,口径7.l厘米,底径9.2厘米。唇口微外翻,短直颈,鼓腹,下腹渐收,近底处稍外撇,平底,细白胎,腹部有一圈胎接痕,最大半径偏于上部,圆润丰满。从造型、胎接工艺及纹饰分析,并经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先生鉴定,为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的产品。罐内部施白釉,外满刷草绿色釉。罐身堆塑黄、紫、白三色釉装饰的芦雁、云彩、莲花等图案。1983年11月,古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在泰州见到此素三彩罐,说:"一般素三彩为平面、刻画,这是堆画,出土完整,较为难得。这种罐国外有些,故宫博物院有几件,其他地方可能没有"该素三彩罐上运用的绿、黄、紫、白四种色彩颇有新意而又恰到好处,在满施草绿色釉罐的肩及近底处饰黄色如意云,营造了有别于人世的空间形态,仿佛是进入到另一个世界,腹部的芦苇迎风摇摆,黄色的芦花像硕大的谷穗,几只芦雁在天空和芦苇丛中,呈现出飞翔、鸣叫、歇宿、啄食四种不同的形态,生动而形象。"芦雁"谐音"路安",寓意为-路平安,祝愿死者往另一世界的路上能一路平安。其中间还饰有莲花图案。莲花是佛教的圣花,象征西方净土。读识整个画面,当是陶瓷艺人希望这只素三彩罐子能陪着死者的灵魂,一路平安去往西方净土,到达极乐世界。
  三彩器始见于唐代,有唐三彩、宋三彩、金三彩、明三彩、清三彩。中国《简明陶瓷词典》称:"唐三彩釉施于胚体表面,在800度左右的低温中一次烧成。也有以先烧素胎,再施彩色釉,第二次烧成。"在该词典对素三彩释义时认为"素三彩: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品种。素三彩是在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好的纹样,再经低温烧成。与唐三彩、宋三彩制作工艺相似,惟涩胎成瓷。素三彩釉色除黄、绿、紫外,尚有黑、白。因不用红色,故称素三彩。素三彩始于明代,正德时已极为成熟,清代康熙年间最为盛行"高阿申先生在《素三彩探隐》一文中说:"明三彩不止'与唐、宋三彩制作工艺相似',实质是全盘继承了唐、宋三彩的'古制'。"泰州的这件明素三彩是先以高温烧成不施釉的涩胎,再在涩胎上面加底色绿釉彩,在堆塑图案纹样上加黄、紫、白三色釉彩,然后再一次低温烧成。我们可以在罐的底部有些未上彩釉的胎上清楚看到高温烧成未上釉的涩胎。在这种涩胎素三彩上装饰图案,多采用平画、刻画的手法进行装饰,少数的局部用堆贴的方法。但泰州出土的这只素三彩瓷罐上的图案全都是使用的堆塑工艺,并且对堆塑的花纹图案用剔画、刻画的手法,对其细部进行精致加工,这就有别于一般素三彩上的图案装饰方法。罐上所有图案花纹皆高出器物的表面,有较强的立体感。在主题花纹"芦雁"图案堆画的七只大雁里,只只各具情态,那飞的雁展翅飞翔,鸣的雁引颈长鸣,宿的雁头嘴后弯藏进翅膀安然入睡,食的雁或张口或低头觅食。生动形象,技艺高超,展示了非凡的装饰工艺水平,当系出自堆塑技艺较高工匠之手。特别是罐上堆塑(堆贴)花纹图案,采用了两种堆贴的方法。一是常见的贴花方法,即用泥条捏塑成花形,用粘贴的方法贴在器物表面,经过修刻成为图案;一是采用了在泰州同时期墓葬出土的珐华器上,常常可以看到的那种堆塑贴花的方法。《国宝大观》上介绍珐华器堆塑贴花时是"用一种特制的泥浆袋,袋口扎一根细管,好似一支装满泥浆的自来水笔,然后一边挤压泥袋,一边在瓷胎上绘画。待干后,泥浆在瓷胎上形成凸起的纹饰。"这方法就像当今食品工人在蛋糕上堆塑花纹差不多。我们从泰州这只素三彩罐子上芦花均匀的一个个小圆点和粗细高低一致如意云边线,对照同时期出土珐华器上堆塑的花纹,几乎完全相同。然而以前末见有人提出此法曾用于素三彩。《国宝大观》中认为,珐华又写作珐花或法华,是一种低温彩釉。据文献记载,珐华创于元代,盛行于明代,开始在山西蒲州一带烧造,明中期以后在山西晋南与陕西、河南等地亦有烧造,明嘉靖前后景德镇也仿制珐华器,用瓷胎,烧成温度比山西高。泰州明代中、晚的墓葬常有珐华器出土,说明素三彩与珐华器同一个时期都有生产。在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生产素三彩器的工匠,与制作砝华器的工匠在装饰工艺上互相借鉴。这只素三彩瓷罐对于研究我国明代的素三彩是一份重要的实物资料。

本文引自《收藏》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