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府"铭印缠枝莲纹盘
  元代虽只有90多年的历史,但常年处于战乱,北方很多生产瓷器的窑口日渐衰落。相反,江西景德镇由于不是兵家相争之地而避开战乱,瓷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 元政府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这是元政府在地方设置的惟一掌管烧造瓷器的官方机构,表明了政府对制瓷业的重视。在以上有利因素的促进下,景德镇涌现出了不少新品种,如卵白釉、红釉、蓝釉、孔雀釉、五彩瓷等,它们的诞生丰富了单色釉的品种。过去由于史料记载及实物很少,元瓷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实物不断的发现,陶瓷业内人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元瓷可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研究元瓷,首先要讲卵白釉瓷,早期的卵白釉瓷仍沿袭南宋后期青白釉瓷的风格,中期的卵白釉瓷较为突出稳定,后期的卵白釉瓷为明代早期的卵白釉打下基础。中后期的卵白釉瓷与其他瓷器一样,是元代瓷器的鼎盛时期。现就手头上的实物浅析卵白釉瓷的时代特征和装饰风格。

革新的胎釉

  卵白釉瓷胎白厚重,釉厚而失透,这与制瓷原料的革新是分不开的。胎与釉是对立统一的,当胎与釉的化学成分、烧成温度、膨胀系数等各方面互相适应时,瓷器的质量就会提高,反之会下降。以前,景德镇一般采用瓷石或瓷土这一单一的原料做坯胎,这些坯胎耐火性能差,烧大件器皿易变形。南宋末年,在景德镇首先发现并开采耐高温、含铝高的高岭土,这种粘土煅烧后的颜色洁白,是一种优质的制瓷原料,与瓷石相配,使胎中三氧化二铝高,氧化钙低,既提高烧成温度,又收到大件瓷器在高温中不变形的效果,保证了质量,被称为"二元配方"。元卵白釉瓷的胎也采用这种配方。瓷胎的变化,使附在其表面的釉的配方也随之变化。元以前,景德镇瓷釉采用釉果(即风化较浅的瓷石)掺以釉灰配制而成,釉果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釉灰为石灰石,煅烧后氧化钙提高。而在元卵白釉配方中,氧化钙的含量已明显少于宋代,氧化钾、氧化钠则比宋代的高,因此粘度大,烧成范围广,釉质紧密,釉层厚润失透。当时由于不可能把釉料中的铁等杂质完全淘汰掉,釉色还未达到纯净,早期由于含铁量高,釉色微微闪青,即常说的鹅卵青;晚期含铁量低,釉色开始趋于纯正。

浑厚的造型

  碗、盘、高足杯、瓶等是常见的日用小件品,造型饱满,胎体在厚重中呈上薄下厚的变化。碗、盘类的口沿稍薄,从腹中腰渐加厚,越往下越厚,底心和足壁最厚,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这类造型一直影响到明洪武时期的民窑。此外,足径和口径有一定的比例,一般而言,足径较小,是口径的三分之一。足部处理规整,浅挖足,足根平直,足壁厚直或外撇,足内无釉并见旋刀痕,有的带铁褐色小斑点(如右图),绝大多数的中心突出一团或长或短的瓷泥,俗称"脐",多数的足内壁边缘粘砂,足外壁边缘向内浅削一周。这些特征是受当时制造工艺影响而产生的。当时采用"二元配方",坯胎加厚,承受自身重量的圈足更厚,可直接放在铺有砂渣(高领土和谷壳灰的混合物)的垫饼上烧,因足跟直接接触砂垫,挖足时可省去铲除圆心的那一刀,这样便留下了"乳钉",也留下了一个断代的重要标志。在足外缘向内斜削一圈,可防止流釉粘砂,内壁无釉处多见粘砂。胎体中的铁物质在露胎部位烧结后呈氧化铁红色,俗"火石红"。"火石红"从元代始多见,经明代延续到清代中叶,乾隆以后才完全消失。
  元代高足杯是最为流行的器皿,它适合蒙古人善骑好饮的习惯,为马上饮酒而制,称"靶杯"。又因杯体较大,深腹如小碗,又称"高足碗"。高足杯在成形时,杯体与柄部先用湿胎粘接后再施釉,依靠釉的粘度二次接合,故杯内底微凹,杯外底突一小团粘合时挤压出的瓷泥,杯、柄的接缝处偶见未完全粘合好的细小空隙。高足杯柄部较短,上下粗细相差较少,底微外撇,虽然重心较高,但由于杯底及柄较厚,收到平稳的效果。瓶类有垂腹的玉壶春瓶,形似琵琶的长颈瓶,腹如天球的双耳瓶,它们口形各异,有撇口、盘口、唇口;颈部变化不同,有束颈、直颈、长颈


采用点彩、贴塑工艺装饰器件, 在成型时分上、下段相接而成,外见接痕,圈足微外撇,器物轮廓线收放自如,转折处柔和,整体形状饱满而稳重。

简单的装饰工艺

  印花是把完整的图案刻成陶范,再印到瓷坯上,纹饰规格划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瓷器的正品率。因它工序简单,操作简便,北宋中期开始大量运用,成为主要的装饰手法。元代继承南宋青白釉瓷,采用印花为主、刻花为辅的装饰工艺,除卵白釉外,青白釉、红釉、蓝釉、青花也有运用这种装饰工艺。卵白釉的圆器基本采用压模阳纹印花,印纹离口沿较远,几乎接近腹中部,由于釉层厚并呈失透或半失透状,圆润流畅的印纹被釉覆盖着,图案疏朗的仍可辨,图案繁密的模糊(如左图),粗看有凸凹不平之感,细看才知是印花。这种若隐若现的纹饰,引起人们的好奇,越是模糊越想看清楚,赋予人们丰富的想像。与此相反的是,同时期的红、蓝釉瓷,由于釉层有厚薄不同的呈色效果,印纹在釉下清晰,富有立体感。

模印的款识

  卵白釉瓷中模印的文字多为官府铭或吉祥铭,在内壁口沿下的花间中,印压对称的阳文楷书款"枢府",隶书款"福禄",每字的字头朝外。"枢府"为元代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的简称,枢府的职权很高,枢府铭瓷是枢密院定烧的官府用瓷。
  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的曹昭《格古要论》载"元朝烧小足印花者,内有'枢府'字者高。"枢府对进贡的瓷器要求十分高,挑选非常严格,千中挑十,百中挑一,因而带有"枢府"铭的瓷器质量好,价格自然也高。吉祥语表现了人们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祝愿,这种继承性极强的民俗现象,早在汉代已出现,至今屡见不鲜。"福绿"寓意太平盛世,永享福贵,升官发财。"福禄"铭虽不是官府专用瓷,但做工精美,应为大户人家所购"福禄"与云雁印在一起, 文字与图案相得益彰,整件器皿洋溢着吉庆祥和的气氛。

常见的纹饰

  瓷器上所绘的纹饰,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社会的文化、信仰、民俗等方面的情况。这些器皿的纹饰与宋青白釉
瓷比较,虽没有那么丰富,但不乏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以花卉为主,也有动物纹样,而卷枝纹、弦纹、波浪纹、莲瓣纹则用于边饰或间饰。
  云雁纹 元代的云纹呈凤带如意头纹,头部为几层如意,下附一条细长的飘带,这种飘带式的云纹对明代青花瓷云纹有很强的影响。
  龙纹 龙纹是古代帝王王权的象征。元代龙纹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爪, 有三、四、五爪之分。《元史. 舆服志》载:"双角五爪龙纹,臣庶不得使用。" 可见印有双角五爪的龙象征王权,专供官廷使用。

  莲花纹 莲花有出污泥而不染的特点, 是人们喜爱的纹饰之一。
  菊花纹 秋菊也是人们喜爱的花种之一,把菊花的形象引入瓷器中是很自然的事。
  云凤纹 凤是传说中的百鸟之尊,既有吉祥的含义,又有高贵的象征,典雅而富有生气。
  除主纹饰外还有辅助纹饰,卷草纹,在器皿的口沿下,以柔和的波浪式组成装饰





菊花纹
带,枝叶长短适度,浑圆有力,这种纹饰唐代已流行,又叫唐草纹, 经过不断的变化发展, 始终盛行不衰。 器皿上
还绘莲瓣纹,在碗的外壁底部,每瓣独立分开,有元代的特点。图波浪纹,线条呈半弧状弯曲自如。弦纹,用横线条首尾相接环绕组成,分隔主、次纹饰。

鲜明的风格

  这些瓷器虽是实用品,但经过匠师们的印、刻手法,表现出不同的风情韵意, 与器型巧妙结合成完美和谐的整体,赋予器物新的生命力,为器物增添不少光彩。

"福禄"铭印云雁纹碗

  严谨中见变化 以规整的程序化布局,最大限度地表现出完整的画意。工匠们在布局中讲究对称匀衡的法则,又在对称匀衡中见和谐自然,具体做法是把动物、花卉、文字放在相对的位置上,使它们保持一定的平衡状态,如图"枢府"铭印缠枝莲纹盘,盘内部的花卉四朵并放, 左右对称,上下呼应,腹壁的六朵间隔相等,均衡分布。左图的云与雁安排有序,两朵云之间拱卫着一只雁。以上虽是摆布匀衡,但又不落陈套,而是在匀衡中追求变化。 左图中的雁姿是平列,但不显单调,因为衬托它的云起了变化,规整的如意头云大小随意组合,有的由3 个如意头组成一朵品字形云,有的由4个如意头组成一朵菱形云,有的云脚向下飘、有的云脚向右飘,在微细中变化多端。曲卷舒展的云出神入化,表现出一种祥云飘缈、瑞气腾腾的景象。图"枢府"铭印缠枝莲纹盘盘内底的四朵花并不是一模一样,花朵有的
较大有的较小,缠枝从左至右上下互相缠绕,连起四朵花,边壁的缠枝横向伸展,穿插在六朵花中,但不觉拘谨。
  主题突出 右图印云龙纹高足杯画意简洁,壁印飞凤在祥云中翱翔,杯内底没有纹饰,但人们感到的是,空白的杯底与内壁连成整片天空,匠师用简单的构思把虚实结合起来, 以杯内底空白之虚突出飞凤祥云之实这个主题,充满瑞祥和谐的气氛。图"枢府"铭印缠枝莲纹盘瓷器上茂密的花卉布满全器,在空间安排上,内底面积大只有四朵大而疏的花,腹壁面积小,却有六朵小而密的花做边饰,簇拥着盘内底的花朵,突出主题, 构成一幅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景象。印双龙赶珠纹碗瓷器上的龙纹几乎占了整个碗内壁, 而火珠被巧妙地放置在内底正中,刚好与外底的圈足相对。 碗心是碗最圆的地方, 符合火珠的形状,火珠不占内壁的位置,是为了把更多的空间留给龙,各适其位, 整个画面主次有别。
  生动的刻花 与拘谨工整的印花形成鲜明的对比是生动活泼的刻花。图"福禄"铭印云雁纹碗的外口沿下用多线和单线结合,勾勒出一周波浪纹,腹下部刻画五瓣独立的变形莲瓣纹,硕身尖头的双层莲瓣大小相套,下宽上窄。本来莲瓣的形象很平常, 令人惊讶的是工匠那流畅细密的线条为此碗增添了艺术感染力:纵向垂直往上时是四线勾勒,到莲瓣勾勒的肩部,内转平行横向时变成单线勾勒,左旋右转几下功夫,娴熟随意的技巧和繁简得当的线条结合,把一朵朵莲瓣刻画出来,着刀不多,却生动活泼,犹如绘画中的白描,已不是自然界中的莲瓣再现,而是经过艺术加工、装饰性极强的莲瓣。

结束语

  元卵白釉瓷是在南宋青白釉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烧制成功是元工艺水平提高的表现,为明永乐甜白釉烧制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卵白釉中的"枢府"铭瓷在元末停烧,而民间用瓷至少在明初还在继续烧造,有南京明代前期墓中成批出土的为证。《格古要论》载,明初"新烧大足素者欠润。
  卵白釉瓷共同的特征是釉厚,呈失透或半失透状,釉色如鹅卵,无开片,胎体比宋、明、清的都厚,碗、盘的底、足部最厚,足小,足壁整齐厚直或斜直,内壁见粘砂,足心无釉并突一乳钉状,多带铁锈斑点。装饰上有的无纹,有的有纹饰带文字,有的只有纹饰,以内壁印花为主,外壁多无纹,由于釉厚盖纹,纹饰多不清楚。卵白釉瓷质量良莠不齐,有粗细之分、官民用之分,质量高的民窑不定期地为官府烧官用瓷,凡印有五爪龙纹和带有"枢符"、"太禧"、"东卫"等铭的官府用瓷,可用"枢府瓷"统称。枢府瓷无论在胎、釉、制作工艺方面较同时代的略胜一筹,代表了元王朝的风貌,它与同时期的青花一样,是元代瓷器最高水平的标志。带吉祥铭的是民用瓷中的精品,民间中广泛使用的还是粗瓷。卵白釉瓷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出口到其他国家。
  卵白釉瓷是元代的创新品种,它奠定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白瓷、五彩瓷的基础。卵白釉瓷是青白釉向甜白釉过渡的品种,它或多或少带有青白釉的烙印,表现最明显的是印、刻花工艺、只因厚釉遮盖,易被人忽视。造型虽没有青白釉的丰富,却出现了高足杯、折腰碗这些有时代特征的器型。工匠师们在长期的摸索中掌握了先进的技术,不断完善胎土中的"二元配方", 降低釉中的铁元素,提高釉的白度,明着白瓷方向发展。到明初终于烧出胎质洁白、釉面匀净的甜白釉瓷,登上了白瓷的巅峰。在这次过程中,卵白釉瓷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转载自《中国收藏》总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