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俑 的 時 代 特 點——早 期

 

兩漢時期的陶俑,依目前的考古發掘,分成三個時期。 

第一期為西漢早期,即漢朝建立至漢景帝末年。這一時期的陶俑包括陽陵陶俑、楊家灣陶俑、安陵与霸陵陪葬墓陶俑、徐州北洞山与獅子山陶俑等。

漢景帝陽陵經考古工作者的數次發掘,現已在陵區南部96000平方米內測得24個從葬坑,這些從葬坑包括禮器坑、兵器坑、兵馬俑坑等,目前已經發掘出陶俑2000余件,其總數有可能達万件。陽陵陶俑皆紅陶燒制,陶質堅硬,一般高度60厘米,相當于真人1/3。陶俑無臂,原本裝木臂,頭纏紅色“陌額”,覆以兜鍪,穿長袍,披鎧甲。女佣頭梳盤髻,乘馬,披朱紅鎧甲。陽陵陶俑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物表情丰富,形体簡洁概括,比例适合。“面形有如滿月者,丰腴而不顯臃腫;顴骨突兀德方臉型,棱角分明,略顯剛毅。還有的清瘦而俊逸,有的年少气盛,有的稚气十足;或恬淡閑适,或笑容可掬,處處都顯示出年齡与性格的差別來。不論眉棱突起、咬肌微鼓、黑點雙眸、一抹胡髭,都賦予活脫脫的神采,真可說是‘形’、‘神’兼備”(《中國文物精華(1992)》)。漢景帝劉啟于公元前157年即位,死于公元前141年,依照漢代皇帝即位即營建陵墓之制度,陶俑應制作于公元前157-前141年。

陝西咸陽楊家灣漢墓出土的大批騎兵、步兵俑,發掘于1965年,為确定其年代与歸屬,1970-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距出土陶俑坑70米處,發掘了墓主人的墓地,雖然未能得知墓主人的真名實姓,但從墓葬出土的陶器、漆器,呂后、文帝時期的四銖半兩和陵墓距漢高祖長陵較近等特征分析,此墓應為漢高祖長陵的陪葬墓,其時代應早于景帝時期。

漢惠帝安陵陪葬墓中已出土彩繪陶俑84件,皆武士俑。俑高44-46厘米,頭戴紫色束發幘,兩邊有風帶附系頦下,額前發際用黑、紅兩色抹帶,發髻結于腦后。上身穿淡綠色或紅色短襦,右衽,外穿甲衣,腰束紅色帶子,腿上有淡綠色或紫色的行膝,上下有系帶緊結,足著芒鞋。体形修長,雙目凝視前方。一起出土的還有陶牛46件,陶羊125件,陶豬23件。其排列次序是外側一列為武士俑,其余5類為豬、羊、牛,羊居中。這些人俑、動物俑只是未被破坏的一小部分,被破坏部分曾出土陶武士俑、樂舞俑、陶馬等,此陪葬墓究竟有多少陶俑,要待全部發掘后才能得知。安陵是漢惠帝劉盈的陵墓,其公元前195-前188年在位,安陵修建于這7年間,其陪葬墓地也應是此時及稍候一段時間建成的,至遲不會超過文帝時期。

在西安東郊白鹿原東北任家坡,發掘了漢文帝霸陵及竇太后隨葬墓坑37個,出土陶俑42件。這批彩繪女侍俑,皆為模制,足底留孔,便于燒制。其火候較高,質地堅實,青色,表面敷白色“胎衣”,后用黑褐、深絳、土黃、大紅諸顏色繪飾。內衣多紅色。立俑高53-57厘米,兩手半握,拳眼上下相對,置于胸前,似持物侍立。坐俑高33-35厘米,端庄嫻雅,其制作相當精美,為宮中侍女形象,是竇太后墓隨葬俑。

徐州北洞山漢墓采用開鑿山洞方法,整個墓室全部穿鑿于山中,422件陶俑,均出自墓道兩側的小龕內,分男、女侍俑、樂俑、儀仗俑等。

徐州獅子山彩繪兵馬俑,已經出土2300余件,除4件陶馬外,其余皆為人俑,這些陶俑包括官吏俑、戴平頂盔立俑、發辮俑、發髻俑、戰袍俑、跪坐俑、甲胄俑。高者47-48厘米,矮者42-43厘米。獅子山彩繪兵馬俑坑,是徐州地區地位相當高的貴族或王室成員墓的陪葬軍俑坑,其性質与秦始皇兵馬俑、漢楊家灣兵馬俑性質相同,其風格与北洞山陶俑相類似,也應是西漢早期的作品。西漢早期陶俑的特點之一,是規模大,數量多,出土地點集中。

西漢早期的陶俑,目前所知主要出土于陝西咸陽、西安一代漢代帝王陵區与江蘇徐州地區,這些隨葬陶俑,大多發現于隨葬坑內,包括帝后陵墓和王公大臣陪葬墓兩類。規模之大,數量之多,在兩漢陶俑中獨居首位。如陽陵陪葬坑俑,現已發掘2000余件,總數有可能超万件。楊家灣漢墓僅為大臣陪葬俑,即出土2584件,安陵陪葬坑84件陶俑,僅是發掘的一部分。造成這一特點的原因,是咸陽、西安一代為秦國故地,是秦、西漢的都城所在。《史記》載“關中自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穡,殖五谷……固以漢都、長安諸陵,四方輻湊,并至而會,地小人眾,故其民益玩巧而事來也。”《漢書》則載:“是故五方雜歷,風俗不純,其世家則好禮文,富人則商賈為利……又郡國輻湊,浮食者多,民去本就來,列侯貴人車服僭上,眾庶效仿,羞不相及,嫁聚猶崇侈靡,送死過度。”顯赫的地位与富有的家資,為其厚藏,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西漢早期的陶俑的特點之二,是陶俑多以軍隊的面貌出現,為其儀仗之象征。西漢早期的陶俑,以軍隊形象出現,顯然是受了秦俑的影響。漢隨秦制,在許多方面都繼承了秦朝的傳統,在陵墓制度上,自然也要效法之。但仔細比較,二者又不盡相同。秦始皇兵壓六國,削減諸侯,各國反抗勢力猶存,他時時刻刻要防止東方六國的叛亂,不僅在生前,就是在死后,也需用秦國虎狼之師憚壓之。漢文化同秦文化相比,更多的是自信、自強,它不需要像秦始皇那樣的擔心与憂慮,其兵馬俑的出現,沿襲了傳統,但內涵又不相同。它更多的具有儀仗性質,是皇帝皇后、王公貴族地位、權勢的象征,更多的具備享樂的成分。如安陵、霸陵隨葬墓中大量女侍俑、樂舞俑、動物俑的出現,都能說明這一問題,從俑的表情來看,這里沒有臨戰前緊張的狀態,而是輕松愉快,好似陪同墓主人出行游玩。

西漢早期陶俑特點之三,是塑造技藝高超,風格多彩多姿。

漢出陶俑的塑造,在繼承秦俑傳統的同時,又吸收了戰國以來楚地木俑的制作方法。前者如楊家灣兵馬俑,身体与頭部先用模合制,然后對身体衣飾、面部進行細部加工。2548件陶俑,除极少數侍俑、樂舞俑外,基本分成騎馬俑和步兵俑兩种,姿勢保持統一。姿勢、形体的一致,是為了突出軍隊整齊、威嚴之气氛,每個俑的面貌不同,又擺脫了呆板之感,統一中有變化,變化又始終寓于統一中。后者如陽陵陶俑,吸收了楚俑風格,一部分陶俑雙肩處安裝木臂,木臂可以自由活動,俑外著衣,宛若真人再現,只是由于埋于地下時間太長,衣服已腐爛,現皆成為“裸体陶俑”。

漢初陶俑,多出土于帝后与王公大臣陵墓的隨葬坑中,它是由漢代最杰出工匠塑造而成,代表了漢代陶俑制作的最高水平,具体表現在對神韻的追求。對神韻的追求,是中國古代藝術家的最高境界,但不同時期、不同的藝術家對神韻的理解与追求,又不盡相同。此一時期的陶俑,是在寫實的基礎上刻划精神,以形似求神似。在這方面,陽陵武士俑与霸陵侍女俑最典型。陽陵陶俑,由于身体部分皆被鎧甲或者衣服,不易表現出人物性格,所以工匠們將主要精力用于人物面部塑造上,他們依照生活經驗,通過對面部骨骼結构上肌肉的不同處理,使人物的年齡、表情、性格呈現出不同,這些人或清瘦或微胖,棱角分明,威武剛毅,堪稱漢代人物雕塑的博物館。霸陵從葬坑出土的陶俑,皆為彩繪女侍俑,衣服分別用黑褐、深絳、土黃、大紅、粉白繪飾,面龐清秀俊雅,体態端庄大方,表情溫順嫻和,加以艷麗的衣飾,典型地刻划出了王公貴族家庭侍女風貌。

西漢早期陶俑的特點之四,是陶俑隨葬有一定的制度。

從目前文獻記載,有關隨葬物品多少的嚴格規定,始于唐代,唐以前,包括兩漢時期,都曾提倡過節儉,如漢文帝与竇太后,都曾主張“薄葬”、“不起墳”,但并沒有正式文字記載。從考古發掘中,我們可以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一是陶俑大多為人体高度的1/3左右,如陽陵陶俑高60厘米,楊家灣騎馬俑大者高68厘米,小者高44.5厘米,霸陵立俑高53-57厘米,安陵陶俑高44-46厘米。顯然,這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依照某种規定制作的。一是埋藏方式,大多在墓室周圍,以隨葬坑的方式出現,陽陵、楊家灣、安陵、霸陵陶俑都采用這种方法,而在一些墓內,卻不見大規模的陶俑出現。這些隨葬坑的分布,有兩种類型:一是在墓室周圍修建俑坑,而是在墓室外圍,挖一環形俑坑帶。這与西漢中期以后陶俑多出土于墓室之內有明顯區別,它很有可能是一种等級、身份的標志。

西漢 彩繪陶跽坐女俑
西漢 彩繪陶女舞俑
西漢 灰陶加彩侍婢俑群
西漢 拂袖舞女俑
西漢 彩繪陶載人鳥
漢 吹蕭俑
漢 提鞋執鏡俑
西漢 彩繪騎馬武士俑
西漢 彩繪騎馬俑
西漢 彩繪騎象陶俑

     返回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