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略

返回

在中國的陶瓷發展史上,先有陶后有瓷,瓷器由陶器脫胎而來。
我國古代的制陶業有輝煌、獨特的成就。在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眾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陶器碎片。其中有許多已不僅僅是生活日用品,而具有明顯的藝術傾向,成為陶制藝術品,如代表制陶業突出成就的彩陶和陶塑。隨著制陶業的發展,制陶技術從泥條盤筑進步到輪盤拉坯,結构簡單的橫穴窯与豎穴窯已取代了落后的平地起燒,對窯的溫度、气氛的控制已取得了一定經驗,當時最高的燒成溫度已經到達了1100℃,已接近陶与瓷的"臨界"溫度。自殷商時代早期,即已出現了以瓷土為胎料的白陶器和燒成溫度達1200℃的印紋硬陶,開始了由陶向瓷的過渡。

新石器時代

青銅器時代

      原始青瓷不同于陶之處,在于原始青瓷比陶器質地堅硬耐用,且器表施釉,敲擊聲清脆悅耳。但原始青瓷原料處理和坯泥煉制還比較粗糙,沒有經過精細的過濾、淘洗、捏練、陳腐等工藝過程,因為胎料可塑性較小、造型比較單調;胎料中雜質較多,胎体會產生裂紋;釉色不穩,薄厚不均,且有露胎流釉現象。早期青瓷發展到東漢時期,成型采用快輪拉坯成器身,在粘接器底而成,器型規整,器表光滑,釉層增厚,胎釉結合大為改進,脫釉現象很少發生。這些跡象表明,原始青瓷開始擺脫原始狀態,而邁入成熟的青瓷階段。

春秋

戰國

         東漢時期,浙江的越窯出產了成熟的青瓷,這是中國陶瓷史上的里程碑,標志著我國瓷器業的成熟。這時還有早期的白瓷制品。魏晉南北朝在中國瓷器史上,屬于起步發展階段,青瓷一統天下,燒造的地域進一步擴大,但也有少量的黑釉瓷和白瓷被發現。這個時期,社會動蕩,戰亂不斷,民族的融合及佛教的傳入,促使陶瓷藝術風格的多樣化。

三國

東晉

      北朝晚期,白瓷首先在北方出現,這說明制瓷技術發展到一定高度,胎釉中的含鐵量受到控制,克服了鐵的呈色干扰,為后來彩瓷的出現奠定了基礎。白瓷的成功燒造,是中國瓷器史上新的里程碑。隋唐時期,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商業貿易空前繁榮,推動了制瓷業的進步和瓷器市場的擴大,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南方以生產青瓷為主,越窯為最典型的代表,瓷胎輕薄致密,釉層晶瑩細潤,取得了极高的瓷藝成就。唐代邢窯白瓷為所謂"北白"的代表,瓷胎、瓷釉白度都很高,瓷胎堅實、致密,叩之發出金石之聲。中晚唐時期,青、白瓷燒造進一步成熟,黑、黃、花瓷及絞胎瓷器成功燒造,以唐長沙窯為代表的彩瓷、唐代青花器的出現,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比較簡單的抗衡,從唐末五代開始,中國瓷器史上開始出現了名窯林立的局面

北朝

     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繼漢唐之后的第三個繁榮時期,科技、文學、藝術和手工業高度發達,陶瓷業蓬勃發展,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地方風格濃郁,可以概括為"六大窯系"和"五大名窯"。"六大窯系"是指北方的定窯系、鈞窯襲、耀州窯系、磁州窯系和南方的龍泉青瓷窯系、景德鎮青白瓷窯系。"五大名窯"即官窯、汝窯、哥窯、定窯、鈞窯。兩宋時期官窯制度基本确立,官窯的瓷器形成了不同于民窯器物的藝術風格。瓷都景德鎮在元朝時崛起,并以青花瓷、釉里紅瓷和卵白釉樞府瓷馳名天下。

         中國陶瓷藝術經過几千年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呈現出燦爛輝煌的景象,各類陶瓷藝術品璀璨生輝。以青花瓷為代表的彩瓷興盛起來:五彩、斗彩、素三彩、釉下三彩、琺琅彩、粉彩等等,明清彩瓷集陶瓷藝術之大成,极富藝術魅力。顏色釉瓷的燒造進入爐火純青的境界,單色釉品种不斷創新:霽藍釉、祭紅釉、郎窯紅釉、豇豆紅釉、黃釉、孔雀綠釉等等。制瓷技術也有新的突破,陶車旋刀取代了竹刀旋坯,并開始運用吹釉技術,瓷器的質量与數量由此迅猛提高。明清時期的制瓷業,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頂峰,對今日中國瓷業有著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