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款

堂名款 吉言款 贊頌款

花樣款

陶人款 仿款 返回

紀年款

紀年款是在器物上用寫、刻、印等不同方法,標明瓷器燒造年代的一种款識。我國古代瓷器款式,大部分屬于紀年款。

紀年款可分為兩大類:書以當時的帝王年號者稱年款;用六十年周而复始的甲子表明年號者稱干支款。明清兩代的年款有不同的書寫形式:六字款常書二行,首二字為朝代名,中二字為年號,末二字則為“年制”或“年造”二字。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

四字款則缺朝代名,首二字即為年號。如“成化年制”、“雍正御制”等。干支前加上當時帝王年號,如“大明成化元年乙酉”款。單純使用干支的并不多。另外,也有只書朝代,而缺年號者,如“大明年造”、“大清年制”款,屬于特殊現象。

“康熙御制”

紀年款的款字,多用青花書寫,兼有暗刻、凸印、朱書等。款外多加邊飾,常見有雙圈、雙線方框或單圈,個別也有無圈框或用雙長方框的。無論何种形式,款字均為豎寫,极少橫排書寫

年款以官窯瓷器運用最多,但部分民窯尤其是景德鎮民窯,亦有書寫年款的。民窯紀年款字体略為草率,不及官窯規整。頁首                            

堂名款  

以典雅的堂名、齋名和“清賞珍玩”之類的文字燒在瓷器上,作為私家燒藏的標志,這种銘款就是堂名款,或稱私家藏款、室名款、齋名款。堂名款內容包括堂名、居名、齋名、軒名、室名、殿名、樓名、閣名等等,制品之人有封建帝王、皇親顯貴、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和少數

“翠竹軒 信卿”

堂名款在明代以前极其罕見,明代的亦多見于后期。入清以后則各朝皆有,尤以康熙、乾隆時盛行,且形式多种多樣。同紀年款一樣,堂名款也多見于官窯制品 頁首

吉言款

在瓷器上燒上具吉祥意義的詞句或短語,以表示祝愿的款識,稱作吉言款。早在三國西晉時的青瓷上,就可以見到“富且洋(祥),宜公卿,多子孫,壽命長,千意(億)万歲未見英(殃)”,“宜子孫,作吏高,其樂無极”等字樣。宋元時期則有“金玉滿堂”、“壽山福海”、“佛光普渡”、“家國永安”等吉言款。

明代的吉言款多出現于晚期,且以民窯器上最為流行。如正德時的“天下太平”;嘉靖、万歷時的“万福悠同“、“長命富貴”、“福壽康宁”、“食祿万鐘”、“三元及第”等等。還有只題一、二字的,如“雙利”、“吉興”、“福”、“壽”、“万”、“貴”、“善”等。

“福”

清代吉言款,一般沿襲明代,也常見于官窯器,如康熙六旬慶典七寸碟,四周圍以淡赭飾紋,分嵌万壽無疆篆字。有的禮器,則題“喜”字款,以有署以“慶”字或以蒙古文作吉言款識

吉言款款試亦多种多樣。像“福”即有單、雙線方框或雙圈內草書“福”字的,有無圈框而用粗筆道在碗內底大書一“福”字的。“長命富貴”款寫法也有兩种,一是雙圈內書寫兩行;一為錢形,四字對書于穿孔四周。“万壽無疆”、“永慶常青”款則往往采取以花捧字的形式。  頁首

贊頌款

贊頌款即贊頌、欣賞瓷器的款識。雖然早在唐代的長沙窯就有“鄭家小口天下有名”、“卞家小口天下第一”的贊頌款銘,但它的流行卻是在明清兩代。

明代的瓷器上有“玉堂佳器”、“上品佳器”、“昆山美玉”、“昌江美玉”等四字款;也有“美玉”、“雅珍”等二字款;一般都在款識之外環以單圈或雙圈,圓圈大小各异,個別也有無圈者。晚明贊頌款,多帶“佳器”二字。清代有贊頌款的瓷器,多屬私人,故又稱私家款,如“美玉雅玩”、“奇珍如玉”、“珍藏”、“雅玩”、“玉”、“古”、“珍”等;字數比較多者,則有“奇玉寶鼎之珍”、“其石寶鼎之珍”等等。  頁首

“從來佳說似佳人 仲芳”

花樣款

用含有寓意的紋樣圖案作為款識,呈“花樣款”,亦稱“記號款”。

花樣款多為民窯所用。明代已流行,到清代則形式更為繁多:一、博古圖案。如八卦、太极圖、八寶、琴棋書畫、八音器、及禮服上所繡的十二章等。二、佛教符號。如八吉祥及轉輪王的七珍。三、道家符號。最著名的為八仙所持物,漢鐘离的還魂扇,呂洞賓的寶劍,李鐵拐的葫蘆,曹國舅的綽板,藍采和的花籃,張果老的漁鼓,韓湘子的笛子,何仙姑的荷花(笊篱

四、“豆腐干”款。在雙圓圈中心繪雙線方框,框內再繪橫豎相間的線條。五、“四朵花”款。在雙圈內繪不太規整的“四朵花”,簡單的僅繪四個“×”或四個有如眼睛的“花”。六、其他花樣。動物類的如龍、鳳、鹿、鶴、龜、還落,植物類如松、竹、梅、蟠桃、瑞草、靈芝、樹葉等。頁首

陶人款

在瓷器上署以陶工、作坊主、店主姓名、或陶店名號的款識,稱“陶人款”。

陶人款在早期青瓷上即已出現,但常常与紀年、贊頌、吉言等內容結合在一起,形成一條銘文。單獨陶人款,直到明清時才可見到,而且比較少,特別是官窯器上更為少見。清初官窯器可偶見督陶官的款識;乾隆以后,督陶官形同虛設,陶人姓名才見于款識。

“時大彬制”

陶人款的格式,一般是在匠人姓名后加一“造”字。也有光書姓名、姓氏或店號的。頁首

仿款

仿款,就是在當代所制的瓷器上,仿寫前代的款識。有些仿款并不一定是存心作假,而是因羡慕前代著名瓷器或其他原因。如清初的康熙、雍正兩朝曾有過仿寫前代款識的旨意。仿款由明正德年間開其先河,以后無論官窯民窯,仿者越來越多。入清以后,制瓷技術迅速提高,為仿古瓷創造了有利條件,加之當時統治者嗜古成癖,使仿古之風更加盛行。

實燒年代:明代嘉靖年

仿款,就是在當代所制要分辨仿款和真款,必須仔細觀察款識的風格、筆法、字体、位置、款色、和字數、結构,并結合器物的造型、胎質、釉色、裝飾等方面互相印証,認真推敲。

辨偽,首先可以從研究各代款識不同風格入手,將真假款識相互對照,結合實物,反复審度其款字的書寫筆法、字体結构、排列形式、落款的部位。另外,也應當注意總結同一時期早中晚期款識不盡相同的變化規律。

其次,注意款識的用料和顏色。以青花寫款為例:元代和明初的顏色深厚下沉,有黑色結晶斑點和凝而不舒的現象;尤其宣德時,藍色中有黑、灰等色雜夾其中。成化款則舒展清晰,藍色优美;嘉靖事青中泛紫,十分濃艷;万歷以后色調勻淨,但發色不深,清初作品也大抵如此。康熙款色調明快,幽倩艷麗;道光以后則藍色渙散,淺淡上浮。 頁首